羊毛衫后整理工藝
★縫合工藝
我們知道羊毛衫衣片可由針織橫機編織而成,也可由針織圓機坯布裁剪而成。但無論是何種方法織成的衣片,都必須經過縫合這道工序,才能夠形成具有穿著價值的羊毛衫,這一工藝過程也叫成衣,即指將羊毛衫的前身、后身、袖子、領子、門襟等各個分離的衣片及附料用縫線連接成羊毛衫的過程??p合質量的好壞,直接影響著羊毛衫的質量,它不僅影響羊毛衫的穿著性能,而且對體現產品的款式特點和外觀造型起著重要的作用。因此采用的縫線應和被縫衣片相匹配、縫跡要平整并能體現款式特點、縫合要有足夠的牢度。
★羊毛衫縮絨
毛纖維在濕熱條件下,經機械外力的反復作用,纖維集合體逐漸收縮緊密,并相互穿插糾纏,交編氈化。這一性能稱為毛纖維的縮絨性。利用這一特性來處理羊毛衫的加工工藝稱為羊毛衫縮絨。羊毛衫縮絨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改善和提高羊毛衫產品的內在質量(使織物質地緊密,強力提高,彈性和保暖性增強)和外觀效果(外觀優美,手感豐厚柔軟,色澤柔和)。
★羊毛衫整燙
整燙是羊毛衫后整理的最后一道工序,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羊毛衫定型。它也是影響質量的重要環節。整燙的目的是使羊毛衫具有持久、穩定的標準規格;外形美觀,表面平整,具有光澤、絨面豐滿,手感柔軟,富有彈性的特點。羊毛衫整燙包括加熱、給濕、加壓、冷卻四部分內容。整燙工藝和羊毛衫原料有關,不同的原料應采用不同的工藝,一般整燙可分為蒸、燙、烘三大類。
★防起球整理
影響起球的因素
紗線的影響:纖維的卷曲波形愈多,在加捻時,纖維不容易伸展,在摩擦過程中纖維容易松動滑移,在紗線表面形成毛茸。為此,纖維卷曲性愈好,愈易起球。纖維愈細,顯露在紗線表面的纖維頭端就多,纖維柔軟性也愈好,因此細纖維比粗纖維易于糾纏起球。而對于纖維長度來講,較短纖維比長纖維易于起毛起球,除纖維頭端數多的影響外,長纖維之間的摩擦力及抱合力大,纖維難以滑到織物表面,也就難以糾纏起球。紗線的捻度和表面光潔程度對起球也有較大影響,捻度高的紗線,纖維間的抱合緊密,紗線在受到摩擦時,纖維從紗線內滑移相對少,起球現象減少;但是,羊毛衫是柔軟性織物,過高的捻度會使織物發硬,因此不能靠提高捻度來防止起球。紗線光潔度的影響,紗線越光潔,表面毛茸則短而少,所以光潔紗線不易起球。
織物組織結構的影響:織物組織結構疏松的織物比結構緊密的織物易起毛起球。高機號織物一般比較緊密,所以低機號織物比高機號織物易起毛起球。表面平整的織物不易起毛起球,表面凹凸不平的織物易起毛起球。因此,胖花織物、普通花色織物、羅紋織物、平針織物的抗起毛起球性是逐漸增加的。
染整工藝的影響:紗線或織物經染色及整理以后,對抗起球性將產生較大影響,這與染料、助劑、染整工藝條件有關,以絞紗染色的紗線比用散毛染色或毛條染色的紗線易起球;以成衫染色的織物比紗線染色所織的織物易起球;織物經過定型,特別是經樹脂整理后,其抗起毛起球性將大大增強。
穿著條件的影響:羊毛衫織物在穿著時,所經受的摩擦越大,所受摩擦的次數越多,則其起球現象越嚴重。
防起球整理方法及工藝
羊毛衫是成型產品,對其采用燒毛或剪毛的方法來防起球有一定的困難,日前常用的防起球整理工藝主要有輕度縮絨法和樹脂整理法兩種。樹脂整理法效果更好些。
★防縮整理
鱗片是羊毛纖維的一個主要特點,它使羊毛纖維具有了縮絨性,所以防縮整理的實質是對鱗片進行處理,使它減弱或失去定向摩擦效應。主要是利用化學藥品與鱗片發生作用,損傷和軟化鱗片;或利用樹脂均勻的擴散在纖維表面,形成薄膜。從而有效的限制了鱗片的作用,使羊毛纖維失去縮絨性,達到防縮的目的。
★防蛀整理
羊毛衫在存貯過程中,常會發生蟲蛀現象。使蛀蟲不能在織物上生存,便能達到防蛀的目的,這就是防蛀整理的任務。防蛀整理所用助劑應高效低毒,對人體無副作用,不影響織物的色澤和染色牢度,不損傷羊毛纖維的毛感和強力,并具有耐洗、耐曬、耐持久的特點。常用的防蛀整理方法有羊毛化學改性法和防蛀劑整理法。